扫码分享
冯骥才天津人讲吃讲玩不讲穿,把讲穿的事儿留给上海人。上海人重外表,天津人重实惠;人活世上,吃饱第一。天津人说,衣服穿给人看,肉吃在自己肚里;上海人说,穿绫罗绸缎是自己美,吃山珍海味一样是向人显摆。
天津人反问:那么狗不理包子呢?吃给谁看?谁吃谁美。天津人吃的玩的全不贵,吃得解馋玩得过瘾就行。天津人吃的三大样——十八街麻花、耳朵眼炸糕、狗不理包子,不就是一点面、一点糖、一点肉吗?玩的三大样——泥人张、鹞子魏、杨柳青年画,不就一块泥、一张纸、一点颜色吗?非金非银非玉非翡翠非象牙,可在这儿讲求的不是质料,是手艺,岂论泥的面的纸的草的布的,到了身怀特技的手艺人手里一摆弄,就像从天上掉下来的宝物了。运河滨上卖包子的狗子,是当年追随他爹打武清来到天津的。
他的台甫高尚友,只有他爹知道;别人知道的是他爹天天呼他叫他的小名:狗子。那时候穷人家的孩子欠好活,都得起个贱名,狗子、狗剩、梆子、二傻、疙瘩等等,为了叫阎王爷听见不妥个工具,看不上,想不到,领不走。在市面上谁拿这种狗子当人,有活儿叫他干就是了。他爹的台甫也没人知道,只知道姓高,人称他老高;狗子人蔫不说话,可嘴上不说话的人,心里不见得没想法。
老高没能耐,他卖的包子不外一块面皮包一团馅,皮厚馅少,肉少菜多,这种包子专卖给在码头扛活的脚夫吃。干重活儿的人,有点肉就有吃头,皮厚了反倒能搪时候。横竖有人吃就有钱赚,不管几多,能养活一家人就给老天爷叩首了。
他家包子这点事,老高在世时老高说了算,老高死了后狗子说了算。狗子打小就从侯家后街边的一家卖杂碎的铺子里喝出肚汤鲜,他就实验着拿肚汤排骨汤拌馅。他还从大胡同一家小铺的烧卖中吃到肉馅下边油汁的妙处,由此想到要是包子有油,更滑更香更入口更解馋,他便在包馅时放上一小块猪油。之外,还刻意在包子的容貌上来点花活,皮捏得紧,褶捏得多,一圈十八褶,看上去像朵花。
一咬一兜油,一口一嘴鲜,这改良的包子一上市,像炮台的炮一炮打得震天响。天天来吃包子的比看戏的人还多。狗子再忙,也是全家忙,不找外人帮,怕人摸了他的底。
顶忙的时候,就在门前放一摞一摞大海碗,一筐筷子,买包子的把钱撂在碗里。狗子见钱就往身边钱箱里一倒,碗里盛上十个八个包子就完事,一句话没有。
你问他话,他也不答,哪有空儿答?这便招来闲话:“狗子行呵,不理人啦!”此外包子铺爽性骂他“狗不理”,想把他的包子骂“砸”了。狗子的包子原本没有店名,这一来,反倒有了名。
人一提他的包子就是“狗不理”。虽是骂名,也出了名。
天津卫是官商两界的天下。能不能出台甫,还得看是否合政界和市场的口胃。先说市场,在市场着名,要看你有无卖点。
好事不出门,坏事传千里;好名没人稀罕,骂名人人好奇。狗不理是骂名,却好玩可笑好说好传好记,里边似乎另有点故事,狗子再把包子做得好吃,狗不理这骂名反成了在市场扬名立万的台甫了!再说政界。三岔河口那里有两三个兵营,大兵们都喜欢吃狗不理的包子。
这年直隶总督袁世凯来天津,营中官员参见袁大人,心想大人山珍海味天天吃,早吃厌了,不如送两屉狗不理包子,就叫狗子添油加肉,精工细做,蒸了两屉,赶在午饭时候,趁热送来。狗子有心眼儿,花钱买好衙门里的人,在袁大人用餐时先送上狗不理。人吃工具时,第一口总是香。
袁大人一口咬上去,满嘴流油,满口喷香,心中大喜说:“我这辈子头次吃这么好吃的包子。”营官自然得了重赏。转过几天,袁大人返京,寻思着给老佛爷慈禧带点什么稀罕工具。
谁知政界都是同样想法。袁大人想,老佛爷平时四海珍奇,嘛见不着;鱼趐燕窝,嘛吃不到;花上很多多少钱,太后不新鲜,不如送上前几天在天津吃的谁人狗不理包子,就派人办妥办精,弄到京城,花钱买好御膳房的人,赶在慈禧午间用餐时,蒸热了最先送上,并嘱咐说:“这是袁大人从天津回来特意孝敬您的。”慈禧一咬,喷香流油,勾起如狼似虎的胃口。慈禧一连吃了六个,此外任嘛不吃,还说了这么一句:“老天爷吃了也保管说好!”这句话随着从宫里传到宫外,从京城传到天津。
金口一开,天下大吉,狗不理名满四海,直贯当今。
本文来源:澳门尼威斯人网站8311-www.portasitters.com
品牌战略营销咨询
贵州省安顺市新抚区超近大楼58号
Copyright © 2008-2022 www.portasitters.com. 澳门尼威斯人网站8311科技 版权所有
澳门尼威斯人网站8311(微博)集团有限公司
网站备案号:ICP备48091119号-5